关灯
0

会计陷阱和利益冲突:再论会计报表分析

  在商品市场上,商品的价格与它们的质量高度相关。在资本市场上,股票的价格与上市公司的质量同样高度正相关。而上市公司的质量,可以用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、盈利成长性和盈利风险性等会计报表数据来衡量。资本市场上的不良“商人”,也有可能以次充好,即操纵会计数据,尤其是操纵会计利润,来掩饰上市公司质量。这就是资本市场上的质量欺诈行为或会计陷阱问题。

  根据我们过去的研究,1994年至2009年间,有53.4428%的A股上市公司,存在不同程度的利润操纵行为。1993年至2000年,至少有5.5%、9.6%和9.4%的A股拟上市公司在IPO前一年、前两年和前三年存在明显的利润操纵行为。2001年至2012年间,至少有3.3%、5.3%和4.4%的A股上市公司在上市前一年、前两年和前三年有明显的利润操纵行为。

  由此可见,在A股市场上,会计陷阱或利润操纵比较广泛地存在。中小投资者如何防范会计陷阱?会计陷阱对投资者、对资本市场有何影响?

  识别会计陷阱的起点,是识别利润操纵的动机。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皆为利往。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,也一定是为了趋利避害。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可能存在哪些利益?

  第一,股票价格与盈利水平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。拟上市的公司,会不会为了谋求一个更好的发行价格而进行利润操纵?证监会发审委根据拟上市公司过去的盈利及其增长情况,认定上市资格,会不会诱导出拟上市的公司通过利润操纵来迎合证监会的要求?

  前文介绍的上市公司在上市前三年存在明显的利润操纵现象,是不是与这一推断相一致?

  第二,大股东是不是希望一个更好的减持价格?这是不是意味着上市公司有可能在大股东的限售股解禁之前,配合大股东的减持进行利润操纵?

  我们发现,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之前,确实存在提前公告利好、推迟确认利空的现象。这一现象,是不是意味着上市公司与拟减持的大股东之间串通进行利润操纵?

  第三,在A股市场上,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有可能被退市,这是不是意味着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,有极强的动机通过利润操纵来规避退市?

  我们发现,连续两年亏损的上市公司,在连续两年亏损这一事实发生的次年,有明显的利润操纵现象。这一现象是不是符合你的推断?

  有理由的事情,它就一定存在,同样地,利润操纵对其有利的公司,就一定存在利润操纵的动机。

  如何识别利润操纵呢?我们不妨通过两个简单的例子,来给读者朋友们提供一个识别利润操纵的利器。

  例1:不考虑所得税,不妨假设一商品零售企业,本年采购商品200元,货款全部支付,并且这些商品全部对外销售,收到销售款600元。

  该企业的销售收入为600元,已销商品的成本为200元,净利润为400元。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即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为600元,采购支付的现金即经营活动现金流出为200元,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400元。因此,一般情况下,企业的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应该相等或基本相等。

  例2:假设上述企业虚构一笔销售100元,显然这100元并没有现金流入,而是增加该企业100元的应收账款,因此该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仍然为400元,但销售收入从600元增加到700元,净利润从400元增加至500元,因此我们得到

  净利润500元=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400元+应收账款增加的100元;

 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,利润由两个部分组成,即收到现金的盈利400元和未收到现金的盈利,亦称为非现金盈利100元,因此我们又得到:

  净利润500元=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400元+非现金盈利100元

  

  非现金盈利100元=净利润500元-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400元。

  显然,现金流是无法操纵的,因此一切利润操纵均包含在非现金盈利中,无法合理解释的非现金盈利的异常波动,往往是我们找寻利润操纵行为的重要线索!而非现金盈利等于利润表中的净利润,减去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。

  这里我们通过一个案例,来介绍一下利润操纵的动机及利润操纵的识别。图表报告了于2009年上市的创业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上市前三年、上市当年和上市后一年的净资产报酬率等财务数据。

  读者朋友们不难发现,在上市前的2006年至2008年,这28家公司平均的净资产报酬率分别为33.61%、37.81%和38.86%,而上市当年即2009年,净资产报酬率大幅下降至11.72%。

  根据我们的研究,在中国资本上,1元钱的真利润和1元钱的“假”利润,能够卖到相同的价格,上市公司为了争取一个好的发行价格,上市之前进行利润操纵以虚增利润的动机非常强!

  在图表中,我们还报告了这28家公司平均的“(净利润-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)/净利润”,即这28家公司平均的非现金盈利占净利润的比率。读者朋友不难发现,在上市之前的2007年,这28家公司平均而言,非现金盈利占净利润的比率约为19.23%,上市当年这一比率约为23.90%,这是不是意味着,这些上市公司,正常情况下,非现金盈利占净利润的比率为20%左右?

  我们注意到上市的前一年即2008年,这28家公司非现金盈利占净利润的比率高达40.45%,相对于正常水平增加了约20个百分点,这是不是意味着,这些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中,平均约有20个百分点是“假”的?

  原来,识别利润操纵的动机与利润操纵行为,如此简单!但如此简单的利润操纵行为,居然没有被保荐人发现,没有被注册会计师发现,没有被管理层发现。到底是水平问题?还是他们为了某种共同利益而形成串通与勾结?值得深思!

  最后,我们简单地讨论一下利润操纵可能的后果:

  第一,公司质量越好,股票价格越高,发行股票拿到的钱越多,这就意味着资本市场是根据上市公司的质量分配资本的,资本市场分配资本的效率就高。而当劣质公司能够装扮成优质公司也能卖一个高价时,是不是极大地破坏了资本市场分配资本的效率?

  第二,俗语有云:“出来混,迟早要还的”。通过虚增利润导致股票发行价格虚高,未来的股票价格一定会跌回来的,这是不是意味着上市公司圈钱多多?大股东减持获益多多?散户损失多多?这是不是属于财富兼并?

  第三,在中国,估值水平高,或者说A股存在估值泡沫,估值泡沫和利润操纵,会不会进一步加剧财富兼并效应?会不会恶化资源配置效率?我们不妨做一个例子,如果每股收益为1元,在成熟市场上发行市盈率10倍左右,股票价格大致为10元。在中国市场上,发行市盈率可能达100倍,股票发行价格为100元。并且高估值的股票,价格未来会下降至10元左右,这就意味着,即使没有利润操纵,散户会亏损约90元而大股东会受益90元,即使没有利润操纵,因为估值泡沫的存在,A股市场也存在财富兼并效应。

  如果该公司再通过利润操纵每股虚增1元的利润,那么每股1元的真利润加上每股1元的“假”利润,每股收益2元,每股发行价格为200元,未来随着假利润的消失和估值泡沫的消失,股票价格可能会下降至10元左右,散户将损失190元而大股东将受益190元!

  总之,估值泡沫和利润操纵,将会恶化A股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,将会加剧A股市场的财富兼并效率。如此看来,不读报表行吗?不能够识别会计陷阱,是不是“人为刀俎我为鱼肉”?

说点什么...

已有0条评论

最新评论...

本文作者
2013-4-14 09:56
  • 0
    粉丝
  • 873
    阅读
  • 0
    回复

关注财务会计网

扫描关注,了解最新资讯

联系人:方经理
电话:15860784381
EMAIL:84039843@qq.com
地址:厦门市中储粮大厦A幢501室
热门评论
排行榜
财务会计网—财会人的网上家园!
关注财务会计网微信→传递最新财税资讯、政策解读、考试动态;每天学习一点,每天进步一点!

关注我们:微信订阅号

官方微信

APP下载

全国服务热线:

0595-86464719

公司地址: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码头过溪100号

运营中心:厦门市湖里区东渡路87号中储粮大厦A栋501室

邮编:362312 Email:cwkjw#cwkjw.com

Copyright   ©2020-2021  Powered by©财务会计网     ( 闽ICP备10208485号-6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