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务会计网—财会人的网上家园!

标题: 救救学习会计的孩子!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逍遥雨    时间: 2010-7-30 08:53
标题: 救救学习会计的孩子!
提起记账符号,说来话长,要从1907年开始。
在那一年,有两位留日的在读本科生,一位叫谢霖,另一位叫孟森,在日本出版了中文的《银行簿记学》,首次将日本会计的“借/贷”作为记账符号引入中国。但是,他们在这儿有两个疏忽之处。
一、“借/贷”作为记账符号,在日本已经是简化后的结果了。
1934年1月,潘士浩有一段文字表明:西洋的“debit/credit”到了东洋,因为找不到对应词,开始时被译成“借/贷”另加片假名“ハ”和“ニ”,以代表借入贷出关系;久而久之,片假名“ハ”和“ニ又被弃用,强令“借”代表is Dr. to,“贷”代表is Cr. By。而谢霖和孟森可能是在发生了这一简化后,将“借/贷”符号引进中国的。所以,有“以误传误”之嫌。
潘氏的原文是:“日本人初译西式簿记,苦无适当代用符号,率书借贷,而加以“八”“二”之片假名,以表示其借入贷出之关系,盖犹西文之is Dr. to与is Cr. By也。后以习用稍久,去其“八”“二”,于是强立借字之原文为is Dr. to,贷字之原文为is Cr. By。国人因此以误传误…”(《借贷簿记法与收付簿记法》《会计杂志》)其中,“八”“二”之片假名一段,原文如此,应是受当时印刷字体局限而以汉字代用。
二、他们也许不知道,在近代中国的语言环境中,“借/贷”实际上是同义词。我们形容一个人穷困潦倒,“告借无门”或“告贷无门”说的都是借不到钱。银行借款”和“银行贷款”也可混用。那么,“借”和“贷”又有什么不同?
所谓“debit/credit”,是贷金业最早使用的记账符号,原来有明确的“人欠/欠人”的含义。自从扩展到工商各业后,已经说不出有啥意义了,这本来就是会计界提不得的“软肋”。进入中国后,上述两个疏忽所带来的后果更是严重,中国人在学习复式簿记时,必须学会硬把同义词当反义词来用,这不是在挑战我们的智商吗?!
两位在读本科生不经意间犯下的错误,已经把中国会计界折腾了一百年。由于这一历史的阴差阳错,一百年来,中国会计界探讨各种方法,展开堪称惨烈的拉锯战。结果在复式簿记研究方面完全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,终于有了“中国流复式簿记方案”。它综合各种中国本土原创的会计思想,对源于西方的“借贷记账法”(“debit/credit复式簿记”)进行“混合式的改良”,用了增减法通俗易懂的思想,保留借贷法平衡公式简明的优点,但用“左右”取代“借贷”,“左方金额=右方金额”,加强记账的可操作性。从外在表现看,只要改“借/贷”(或“debit/credit”)为“左/右”,一切就OK了,完美体现东方智慧。这是无懈可击的方案,采用之后,就不会再“折腾”了。
现在的问题首先在会计教学上。面对“借/贷”两个字要讲一学期,学生还是“晕乎乎”的现状,现在有了效率极高的更好方法,我们改不改?我们还忍心一代代地往下折腾学习会计的孩子吗?救救孩子!
这事已经广泛传开了,2010年秋季学期开学那一天,是无法回避的时点。如果教师那时继续用“借贷”教学,面对学生“两类同增,资左债右”地念念有词,或是运用“左手定则”,这课还能上得下去吗?如果改用“左右”,则是几次课就把会计原理讲完了,多余的时间怎么办?怎么保住众多会计原理教师的饭碗?
倒计时已经开始,敬请有关的主管部门,广大的会计专业师生和会计工作者千万重视这个问题!

作者: 茶水风波    时间: 2010-7-30 10:45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



欢迎光临 财务会计网—财会人的网上家园! (https://www.cwkjw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5